作者:张永群
据媒体报道,云南全省92所高校将从今年毕业季开始推行“大学生体质健康优良证书”制度。大学生只要每年体质健康测试在80分以上,毕业时就能获得一本“身体倍儿棒”证书。这份证书由省教育厅统一模板,各高校统一制作发放,证书上还要求加盖学校公章和校党委书记印章。
云南省教育厅在相关通知中提到,云南将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根据本科生连续4年、专科生连续3年体测成绩及体育竞赛成绩、参军入伍等综合因素,确定优秀、良好等级,获得优秀等级(90分及以上)的,由学校党委书记在毕业典礼或体育文化节等参与人数众多的公开场合统一颁发“身体倍儿棒”证书;获得良好(80.0—89.9分)等级的,由各院(系)组织颁发证书。
省教育厅统一模板、加盖学校公章和党委书记印章、由学校党委书记在公开场合统一颁发,这样几乎可以与毕业证书、奖学金证书媲美的规格,也在鲜明地传递着这样一种信号:健康的体魄是值得表扬、值得骄傲的,也是人才评价体系中的重要刻度。这样的价值认同也意味着,进行体育运动并不是在占据专业学习的时间,一个好的身体同样是个人综合素质的有力佐证。
“身体倍儿棒”证书蕴含着对现实问题的回应。在网络上,“脆皮大学生”“高校很多男生一个引体向上都做不了”等话题屡屡登上热搜,凸显出大学生身体素质下滑的问题。身体素质下滑意味着锻炼时间的不足,而不锻炼无非就是不想运动或是没时间运动。大学推行“大学生体质健康优良证书”,就是想要改变不重视体育的导向,鼓励学生重视体育锻炼,在学校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
当然,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颁发证书只是众多工作中的一环。在校园里,体育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云南大学的飞盘课、南京农业大学的运动减脂课、四川大学的攀岩和普拉提等大学体育课火爆出圈,许多高校在体育课程上进行了创新和改革。更多元化的体育项目,互动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同学们在课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此外,举办各类校园赛事、加强学校社团建设、与社会资源联动拓宽运动场景等,都可以帮助同学们爱上运动。
当我们把镜头拉远,可以看到,从中小学课间扩容、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到高校的多样体育课、“身体倍儿棒”证书,再到全民运动和“体重管理年”等活动,诸多举措勾勒出一张跨学段、全周期的健康拼图。学校里跳绳的孩子、大学里夜跑的学子、健身房里的职场新人、热门赛事中的竞技者、广场上的老年舞蹈团,这些身影恰似在不同的人生赛段传递着同一根名为健康的接力棒。而大学作为衔接校园和社会的枢纽,应该凭借自身丰富的资源优势,发挥更大的能动性,让学子们在中小学阶段培育的运动兴趣充分延伸,也让运动成为更多年轻人的生活习惯。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